添加微信幫助解決機器人故障
近日,受凱捷咨詢公司邀請參加一次訪談,回答某些關于工業機器人的有趣問題。
問:過去幾年來,機器人產業的狀況如何?
答:在全球經濟危機之前的許多年中,機器人市場規模一直很小,大約只有100,000臺設備。這個市場主要由汽車制造業推動,增長速度比較平緩。在經濟危機時期,機器人行業受到了巨大沖擊。銷售額下降了大約30-40%,市場規模萎縮至大約67,000臺設備。但是經濟危機之后,機器人市場大幅增長。2010年和2011年間,市場回歸到高于經濟危機前的水平。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的資料,2012年全球機器人市場中將近有160,000臺設備。我預計未來這個市場將繼續保持強勁增長。
問:是什么推動著機器人市場的巨幅增長?
答:公司需要提高生產率和效率,在成熟市場中,在發展市場中均是如此。西方國家也將機器人作為更有效對抗低成本制造國家的一種方式。原因有二——人工成本上升以及人員流動率高。中國的勞工成本每年以10-15%的速度上升。因此,與西方世界相比,中國曾經擁有的傳統成本優勢正在喪失。其他新興市場也是這種情況。這些國家希望通過機器人和自動化來維持他們的競爭力。實際上,中國是全球發展最快速的機器人市場。2005年至2012年中,中國的產業機器人銷售每年平均增長了大約25%。人員流動率高也是導致新興經濟體提高機器人使用率的一個因素。特別是消費電子和飲食行業,一直掙扎著維持穩定的員工隊伍。一些中國工廠不得不面臨高達每月5%的員工流動率。員工更替的成本——包括招聘和培訓成本——會非常高。這已成為自動化的主要推動因素之一。
問:公司使用機器人能獲得哪些重要收益?
答:使用機器人的成本和效率優勢真的相當顯著。當公司的生產量非常高時更甚。舉個例子,一個機器人可替代一條生產線上的幾名工人,降低了操作成本。同時,機器人的工作速度更快,效率更高。FranklinBronze&AlloyInc.是一家位于美國的瓷片制造商,使用機器人大幅度降低了成本并提高了效率。使用機器人后,該公司將人工時從每天56個小時降至32小時,而每天的生產量從140個部件增至200個。使用機器人的另一個好處是產品質量更高。一個機器人化的解決方案可減少返工、廢品率和材料使用量,同時產品質量更高、質量水準更一致。舉例而言,在給汽車噴漆時,由于人工傾向于噴涂過量,所以很難通過人工噴漆達到均勻厚度。與機器人噴漆相比,汽車人工噴漆通常要多使用20-30%的油漆。人工噴漆的質量水平更低、成本也高很多。投資機器人還有一個好處,即提高工人安全度并改善工作環境。機器人可執行涉及到炎熱、灰塵或危險環境的任務,而這些對人類來說是很困難、危險的。
問:提高機器人在歐盟或美國的滲透率會面臨哪些挑戰?
答:我覺得本行業需要處理兩個挑戰。第一個是尋找讓機器人更便于使用的途徑。自動化行業使用機器人的歷史有很長,因此,它累積了一批能夠進行機器人編程和管理的熟練團隊。但是對于剛剛接觸自動化的行業來說,機器人編程會成為一種挑戰。我們需要找到讓機器人更便于使用的途徑,這樣就無需要求熟手來操作。便于使用是推動機器人滲透率的關鍵。另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安全性。本行業正在尋找讓機器人與人類更密切配合,讓其進行實際合作的方式。目前對機器人操作已經有非常嚴格的安全規則,要求將機器人放置在防護框架中。但我們若想要讓機器人與人類一起在同一條生產線上工作,我們就需要讓人與機器人的合作變得更安全。
問:對公司來說,自動化設備的使用增加是否帶來嚴峻的技能培育問題?這是否成為制造商的障礙?
答:我發現,對非汽車行業來說——比如說飲食行業和電子業,這確實是個問題。與汽車業不同,這些行業不具有機器人編程和系統處理方面的內部經驗。我想解決這個問題的途徑是機器人制造廠商發明出更便于使用的機器人,就像我之前所說的一樣,因為我認為將來我們將更多地服務于技能水平和需求不同于汽車業的新客戶領域。
問:您認為機器人是否能幫助美國和歐洲將制造業生產帶回國內?
答:是的,我覺得有可能。幾年以前,人們的關注點是將制造業轉移到生產成本最低的地方。但如今,我們知道人們對落地成本和進口關稅影響的擔憂越來越大。我們也看到對跨地域同時交付產品的需求也在增長。這些因素推動著公司改革思維方式,將生產帶回國內。某些領先的電子公司已經公開宣布他們已經“回流”了某些制造工作。我們也看到這一趨勢不僅僅發生于定制產品中,也發生于大批量生產之中。
問:對于自動化對就業的影響,你有什么看法?你同意提高自動化導致失業率增長的觀點嗎?
答:我并不贊同。事實上,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去年發布了一份報告,報告顯示在2000至2011年間對自動化進行了大量投資的國家實際降低了失業率。自動化所創造的工作崗位數量遠遠大于因制造自動化而減少的工作崗位數量。這是因為對自動化進行投資的公司正在進行更多的生產,并且正在擴大和進入新的市場。因而,這些公司必須雇用更多人員從事銷售與分銷等下游工作。國際機器人聯合會估計,因在2008年至2011年使用了機器人,已創造了30萬到50萬的下游工作崗位。
問:協作機器人備受爭議。那么,ABB公司對此采取了哪些行動?你認為機器人的未來是什么?
答:ABB公司已開發了一種雙臂概念機器人(DACR),其設計旨在使其在電子業生產線上與人類共同工作。雙臂概念機器人采用的設計本質上具有安全的特點,也就是說,雙臂概念機器人不會傷害人類工作者。它利用力傳感器探測外界對其施加的力的變化。在雙臂概念機器人與人類發生接觸時,它會安全停止。雙臂概念機器人的護墊保證機器人絕對安全。ABB公司雙臂概念機器人的設計同樣也可增加制造系統的靈活性和敏捷性。作為一種緊湊型便攜式機器人,其設計占用的工作空間與人類相同,因而其極易與人類共同工作者進行互換。雙臂概念機器人在使用過程中易于調試,并易于將其放置在生產線上代替人類工作者。這就使得制造者可快速適應生產計劃的變化。雙臂概念機器人也可用于完成要求人類工作者在受限空間中工作的任務。我認為未來協作機器人的使用將會顯著增長。但對于協作機器人來說,作業安全十分重要,因為機器人工作時需要與人類密切接觸。
問:你如何看待互聯機器人的發展?